光量子干涉实物图。图片来自新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十年来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时,再一次提到了量子信息。近年来,“墨子号”“九章”“祖冲之号”等一批量子信息领域的成果集中涌现,我国量子科技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大历史性飞跃,量子科技发展的体系化能力正在稳步建立。
量子力学自1900年诞生以来,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扇新的大门。第一次量子革命,量子力学催生了晶体管、激光等重大发明。近年来,以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本期科技访谈录,我们邀请到军事科学院量子技术方向学科带头人、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前沿交叉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馥芳,请他谈一谈神奇的量子世界,展望量子科技发展的宏阔未来。
量子之美,美在未知
记者: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量子信息列入新时代十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之一。量子信息是什么?它和我们经常提及的量子科技有什么关系?如今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徐馥芳: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学和信息科学交叉催生的技术领域。它利用微观体系的量子效应,实现信息的高灵敏感知、安全传输和高速处理。量子信息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3个典型技术分支。
量子科技是一个更宏观的概念。它指的是量子力学建立后催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科学与技术。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量子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第二次量子革命兴起。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直接或间接改变和提升着人类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在量子通信领域,我国实现了光纤量子保密通信应用演示与验证的“京沪干线”,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卫星;在量子计算领域,我国实现了“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芯片和“祖冲之号”超导量子技术原型系统;在量子探测领域,我国多个单位研制的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样机在国际重力比对试验中都取得了优秀成绩,针对水下目标探测的量子磁力探测样机已经针对典型场景开展了测试,等等。
记者:我们知道,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理世界的理论。在您的眼里,又或者说在您的想象里,量子世界有多美?
徐馥芳:量子世界之美,在于它的神秘与未知。在量子的概念提出之前,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往往基于对宏观世界的理解之上。受到物理学自身限制,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微观世界,甚至借助光学、电子学显微镜等也只能观测到皮毛。如今,了解过量子测量的我们都知道,量子测量会对被测量子系统产生影响;处于相同状态的量子系统被测量后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种因果颠倒的试验结果听来近乎玄幻,也是诸多科学家无法用经典物理学理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原因。
在量子世界,很多经典物理学中不存在的物理状态变得可能。量子力学直接颠覆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徐徐打开,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怎能不令人欣喜?
如今,还有许多物理现象难以被我们理解,比如量子隧穿、电子自旋、电子轨道跃迁、单电子自身干涉、测量导致的坍缩、共轭物理量无法同时精确测量(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等等。这些都是量子世界里的一扇扇神秘的“大门”,一旦打开走进去,里面可能是一个更加幽远深邃的“洞天”。
但是,量子世界的神秘,或者说对量子世界的疑惑,并不足以使我们怀疑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一部分已经得到实验验证,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并将继续服务于人类社会生活。
量子概念图。资料图片
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将远超你的想象
记者:有句俗话说,“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量子似乎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又似乎还很遥远。您怎么看?
徐馥芳: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量子力学离我们很远。这一略带神秘、略显高深的学科,告诉我们微观世界中存在一些超导、超流、纠缠等神奇的量子效应,一般人很难理解。虽然一直都在说量子科技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一过程,往往以基础科学的形式在起作用。量子力学指导和推动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用户并不一定需要对量子力学懂太多。传统的学科还在将技术进一步推向前沿,仍有在不引入量子力学的情况下的进步空间。或者更直白地说,期望改变世界的量子信息技术,目前许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者初步应用阶段,有待进一步突破。
另一方面,量子力学其实离我们又很近。我们周围的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它们在微观上遵守的是量子力学的规则。我们享受的现代科技产品,手机、电脑等都是量子力学指导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领域都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相关的科技产品正在加速走进我们的生活。
当然,我们更需清醒地看到,量子技术在向世界展现出其强大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这其中,不仅有来自对量子态的长时间维持和精确调控等人类改造世界能力的挑战,更牵扯到物理学基础理论等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挑战。也许,还需经过漫长的时间,有新材料、新机理等特殊契机出现后,量子技术才能真正向世界显示其威力。
记者:请您设想一下,量子信息技术会给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徐馥芳:量子信息技术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将远超你的想象。在量子信息技术的3个分支中,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信发展得相对成熟,已经从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而难度最大的量子计算,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距离商用普及仍有较长距离。我们乐观估计,还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
量子计算是量子信息技术中最综合的一个技术分支,也是对信息技术冲击最大的一个分支。从算盘时代发展到冯·诺依曼架构的电子计算机时代,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典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量子比特”取代了经典的“比特”,量子计算机在理论上具有秒杀所有传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可以想象,一旦通用量子计算机发展起来,人类社会又将再次经历巨大变化。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制药、金融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将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巨大信息处理能力,发生颠覆性改变。
有没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记者:在钻研量子技术的道路上,您遇到最艰难的挑战是什么?
徐馥芳:从我的经历来看,最艰难的往往是起步阶段。我们这个团队是伴随着2017年新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而成立的一个研究团队,刚刚成立时,团队只有几个人,来自全军不同的单位。我还清楚记得,大家刚来到单位的时候,办公场地都是临时借用的,第一份项目申报书,是在临时租借的宿舍中完成的。但大家都没有被这些现实困难吓倒,科研经费有限,就省吃俭用买设备买器件;团队人才短缺,就想方设法引进、培养青年人才……几年时间过来了,我们的团队已经相对稳定成熟,科研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回顾这段从零起步的创业历程,我最大感触是,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相关政策扶持下,在军事科学院良好的科研氛围下,我们团队可以瞄准一个目标,心无旁骛地共同努力。在这种环境下,拼搏也成为内在的自发本能。
记者:您认为,研究量子技术和其他科学技术有什么不同?研究量子技术需要怎样的科学精神?
徐馥芳:由于量子物理的概念与宏观世界完全不同,从事量子技术研究需要经过科学的系统训练,接受其独特的逻辑和技术方法。量子力学是一门完备的、严谨的科学。没经过系统训练,利用学习到的部分量子概念,结合自己的现实经验看待或处理问题,很容易走入歧路,产生错误观点。
现在社会上对量子技术存在着两种极端理解:一种是认为量子技术是骗子技术,所有的都是假的,不认可量子力学的正确性,或者认可量子力学但不认可量子技术;另一种认为量子技术是万能的,会彻底颠覆现在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种理解毫无疑问都是错误的。量子力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需要理性认识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量子技术,尤其是方兴未艾的量子信息学。它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将成为我们传统信息技术的有力补充,并成为信息技术深化发展的基础。
从我长期从事量子技术的经历来看,我认为,研究量子技术,一是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能够严格依据量子理论进行推理和验证,进行试验设计和现象解释;二是需要前瞻的洞察力,量子世界的现象和规律与我们熟悉的经验世界完全不同,对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必须敢于大胆假设,勇于创新,小心求证;三是需要持之以恒的韧劲,在研究量子信息技术时,科学难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同在,很多时候在短期内都难以出重大应用成果。中国古人常讲“十年磨一剑”,但在这个领域,有可能十年都难磨一剑,所以必须沉下心来埋头苦干。
在科学研究上,有时看似下的是慢功夫,实则走的是快车道。量子技术是一门非常前沿且深奥的学科,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有更多的“无人区”等着我们去探索。当我们与世界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没有勇闯科技“无人区”的胆识,决定了我们未来能走多远。
文字整理:张志华
对话丨韩旭:感谢国际篮联盛赞 会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澳大利亚女篮世界杯结束已近一个月,在悉尼放松了几天后,中国女篮队员早已相继回国。接受采访时,队内中锋韩旭将开启假期生活。
酒店隔离期间,她难得寻觅了一段闲暇时光。保持体能外,韩旭向网友们分享了常用好物,不时也展露绘画天赋。
图片来源:韩旭微博“想把驾照考下来,如果还有机会去海外打球,自己开车更方便。”谈起假期将至,韩旭饶有兴致地说道。
她的另一个计划,便是与家人团聚。从年初征战世预赛开始,韩旭今年还没回过家。世界杯决赛赛后,她与父亲韩发顺进行视频连线。看着佩戴银牌的女儿,父亲欣慰地表示,“快点回家,你妈妈给你包饺子。”
今年是韩旭进入国家队的第4个年头,也是第2次踏上世界杯赛场。在国际篮联看来,她是对“天才球员”的完美诠释。一路走来,这个爱笑的女孩也曾对峙低谷,只为与平庸相斥。
成长·清华附中
出身篮球世家的韩旭,很早便接触了这项运动。学生时代,她身高远超同龄人。“父母带给我运动的快乐,自己才会喜欢上体育。”她回忆道。
小学毕业后,11岁的韩旭独自来到北京,在清华附中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她的个头蹿到2米以上。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下午课程结束后,直奔篮球场开始训练。有时吃饭、洗澡的时间只有40分钟,就需要上晚自习。这样一天过去,第二天又会开始。”
球场上颇为辛苦的经历,让韩旭的基本功、阅读比赛能力快速提升。身为中锋,如今她“快速移动”的特点让对手很是头疼。殊不知,小时候的韩旭就曾和后卫一起训练技术。
低谷·东京奥运会
2017年8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女篮青年组决赛落幕,山东队战胜广东队夺冠。彼时作为高中生的韩旭身材瘦瘦高高,需要面对已经入选国家队的李月汝。
球场边,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和时任中国女篮主教练许利民注视着场上发生的一切。终场结束,韩旭得分定格在16分。
“之前我参加过国少、国青女篮,全运会决赛发挥得比较好,或许让许指导记住了我。”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高中毕业后,韩旭经历过一段空窗期,不时谋划未来。也是在那时,她等来了国家队征召。
彼时韩旭只有18岁,甚至连一场职业联赛也未曾打过。
2018年女篮世界杯小组赛,中国队对阵世界第一美国队。年少无畏的韩旭砍下20分,惊艳世界。
此后,她被纽约自由人队选中,登陆WNBA。选秀大会现场,许利民的远洋祝福视频让韩旭潸然泪下。得到恩师认可的她,一度不能自已。
然而当外界期盼韩旭带领中国女篮再创佳绩时,压力像一道枷锁将这位“希望之星”禁锢。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东京奥运会,韩旭21岁。
中国队与比利时队进行小组赛时,2000余公里外的北京,首钢篮球中心内,时任中国女篮心理辅导师黄菁也在关注比赛。身高占优的韩旭连续一对一进攻无果后被换下场。
比赛结束后,黄菁拨通了韩旭的语音电话。“几个球没打进,自己很懊恼。”对于球场表现,韩旭并不满意。面对电话里有些着急的声音,黄菁语重心长地说:“要对自己有信心,渐入佳境好过高开低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在许利民看来,这位备战时状态神勇的中锋,能力远不止于此。“全国范围内,韩旭三分手感很出色,甚至比外线(球员)的投篮手法都要好。”看着弟子沮丧地坐在替补席,他坚定地说,“我相信你”。
在东京,韩旭经常睡不着觉,脑海中会浮现各种攻防回合。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她状态未达预期,气火攻心下,韩旭鼻子上生出了一个疖子。
就这样,韩旭在备战、比赛中反复切换,希望打出正常水平。奥运之旅带给她最深刻的体会便是保持平稳心态。
蜕变·女篮世界杯
这种状态延续到年初世界杯预选赛。回国后,韩旭的技术、心理都处于低谷期。但她却决定重返WNBA,再次挑战世界最高水平女篮联赛。
“把自己想象成‘小强’,希望像它一样每次都不被困难打倒,能重新爬起来、站起来。”交谈间,韩旭道出了“小强旭”外号的由来。
再次来到纽约,她更加适应当地生活。住在巴克莱中心球馆旁边公寓里的韩旭,训练结束会看菜谱学做中餐。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赛季中,韩旭和专项教练进行了位置技术训练。从行进间中投到篮下脚步,针对性强化练习让她进步明显。过去的赛季,韩旭在很多场次比赛中都是发挥最出色的人。
女篮世界杯开赛前2周,韩旭飞往塞尔维亚与国家队汇合。算上澳大利亚,过去10个月她已辗转4个国家。
2022年9月30日,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超级圆顶体育馆。中国队与东道主澳大利亚队在世界杯半决赛碰面,那是一场“输球就回家”的肉搏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终场结束前4分42秒,几乎领先了整场比赛的中国队被反超比分。下一回合,2米07的韩旭连续两次内线要位,在双人夹击防守下,压哨命中。
最终,中国女篮击败对手,时隔28年再次闯入世界杯决赛。
队员们将主帅郑薇高高抛起,庆祝胜利。“郑指导很辛苦,集训期间她费了很多心思研究战术。把她抛向空中时,大家都很感动。”
那一晚,韩旭独砍19分11篮板,效率值全场最高。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本次比赛,韩旭入选最佳阵容。对于来之不易的奖项,她将其视为人生旅程中一次辉煌荣耀。
总结世界杯之旅,韩旭再次提到“心态”这个词,那是促使她成长的关键因素。“我的心态摆正了,球场上去享受比赛。”她如是说道。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日前,国际篮联盛赞韩旭,称这位来自中国的大个子极具天赋,让更多人看到了女篮未来。对于此,韩旭显得很是谦虚,“世界杯的良好表现离不开训练和比赛锻炼,感谢国家的培养和支持。未来继续努力,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10月31日,韩旭迎来23岁生日。
很多人都说“韩旭撑起中国女篮内线”,这的确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从18岁进入国家队开始,韩旭便希望未来承担更多。
当承诺兑现,韩旭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世界级球员”。
还记得她上小学时,拿着粉笔在黑板最高处写下四个字:篮球明星。
如今,她做到了。
作者:刘星晨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